
10月13日,中国裁判马宁在印尼对阵伊拉克的世预赛赛后,连续出示三张红牌,引发广泛关注。记者程文莉在个人社媒发文指出,过于密集的出牌行为,容易激化赛场矛盾。
本场比赛中,伊拉克以1-0战胜印尼,使印尼彻底无缘2026年世界杯。比赛进行至第99分钟时,印尼球员迪克斯在禁区内倒地,主裁判马宁未判罚点球,而是吹罚越位在先。尽管随后他将肘击犯规的伊拉克球员塔辛红牌罚下,但印尼队情绪依然难以平复。
终场哨响后,多名印尼球员及工作人员围住马宁讨要说法。面对质疑,马宁在一分钟内连续出示三张红牌,将印尼后卫帕蒂纳马、技术总监马尔吉和中场哈耶罚出场外。这三张红牌进一步激化了现场情绪,印尼球迷向场内投掷水瓶,场面一度失控。最终,马宁在安保人员护送下离场。
整场比赛,马宁共出示了8张黄牌与4张红牌,其中6张黄牌和3张红牌指向印尼队。作为以“铁腕”著称的裁判,马宁执法风格强硬,出牌果断。他在比赛中用红牌惩罚肘击行为,维护了规则权威,也在赛后通过连续出牌试图控制混乱局面。
然而,在如此高压的赛事中,过于频繁地使用红黄牌,虽能彰显裁判权威,却也容易激化矛盾,使“判罚争议”成为焦点。如何在维护秩序与避免激化冲突之间取得平衡,成为马宁执法生涯中值得思考的课题。